民族语文
    主页 > 期刊导读 >

泸水民族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

泸水县2016年撤县改为泸水市,泸水市位于云南省的西部,东靠大理市云龙县,西邻缅甸,南接保山市与腾冲县,北部连碧江县,东北与兰坪县相连。泸水这一地名是由潞江的名称演变过来的,潞江即指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流经藏区的地方叫“那曲河”,流经怒江的地方就叫怒江或潞江,流入缅甸境内就叫萨尔温江。因潞江这条河流贯穿泸水境内而得名。泸水地区以高山民族傈僳族为主体民族,汉族、彝族、白族等民族部分杂居[1],地名普遍带着区域民族文化特色,几乎所有地名都是该地民族语音译或意译过来的。目前,针对泸水地名的研究成果极少,仅限于《泸水县地名志》,该地名志是1986年由泸水县人民政府编纂的地方志,收录了泸水县1043条地名,但对泸水地名的释义、命名、含义、分类等具体特征的论述不够系统全面,对泸水民族语地名的结构特点及文化内涵有待研究挖掘。文章从泸水民族语地名的结构类型、命名依据、文化蕴意三方面探究泸水民族语地名的语言文化。对泸水地名的研究可以更深层次揭示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及民族语言文化。丰富泸水地名理论研究,为民族语地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泸水民族语地名的结构类型

一个标准化地名应该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通名是指普遍存在的具有明显共性的地理实体如山、河、沟等。专名是指区别共性的地理实体而产生的特定名称,具有特指性,比如泸水民族语地名中的“三岔河”“鲁腮河”“白水河”三者的通名均为“河”,但各自的专名分别为“三岔”“鲁腮”“白水”这三个专名起到区分特指的作用不易混淆。泸水地区少量汉族杂居,因长期与汉民族语言接触以及随着该地的开放和发展,该地部分地名结构为民族语专名+汉语通名型。还有一类是没有通名只有民族语专名。因此,泸水民族语地名的结构类型主要分为民族语专名+民族语通名型、民族语专名+汉语通名型和民族语专名型。具体分述如下:

(一)民族语专名+民族语通名型

泸水地区多民族杂居但以傈僳族为主体民族,因此地名多数是傈僳语音译或意译过来的。泸水地名多为民族语专名+民族语通名型,民族语通名一般由“坪地”“坡”“山顶”等自然实体构成。泸水地区各族人民生活在怒江两岸的高山峡谷,他们喜欢在高山峡谷中选择一块坪地、坡地或者山冈居住。傈僳语地名中的自然实体通名多为“洛”(凹子)、“王培”(坡地)、“王基”(山梁)、“王底”(坪地)等命名。如亚扁洛(石头多的凹地)、自扁王基(栗子树多的山冈)、王拉王培(地势险峻的山坡)、双纳王底(种麦子籼米坪地)。

(二)民族语专名+汉语通名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泸水地区的地名通名多为傈僳语通名。随着开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外接触密切,受外来文化冲击影响较大,内部经济文化结构开始转变。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泸水地区也有着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对民族语地名结构的影响,好多民族语地名加上了汉语通名“村”“寨”如畜么村、勒墨寨等。泸水地区还有很多以民族语专名加汉语通名“山”“河”“桥”等构成的地名,如三岔河、丙奉山、弯桥等。

(三)民族语专名型

民族语专名型即指这类地名的结构类型,只有民族语专名,没有通名。该地名的结构与典型的“专名+通名”地名结构类型相比是属于不完整式的结构类型,通常这类地名是地名规范和整理的主要对象。泸水民族语地名专名型比较多,一般直接用民族语名词或两个名词组合构成。例如:“驼把”是傈僳语为松树林;“阿尼布”是傈僳语为牛栅栏;“鲁杯”是傈僳语为龙潭的意思;“鲁祖”是傈僳语为龙的意思;“亚汪玛”是傈僳语“亚”为石头,“汪玛”为簸箕;“尼枯”是傈僳语为鬼洞的意思等等。这类民族语专名型地名都是一个名词或两个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的[2]。

二、泸水民族语地名的命名依据

泸水民族语地名的命名依据主要是通过转喻地形地貌、人名姓氏、动植物名称以及反映该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般采用人们熟知的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社会景观等显性特征转喻地名。这类转喻某种事物显性特征的方式命名地名,不仅可以避免地名的重名,易于区别,还助于人们通过地名对该地的自然地貌特征以及民族语言文化特点一目了然,增强地区的辨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