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语文
    主页 > 期刊导读 >

童心的响应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可以入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 “诗意语文”,可是,唯有汉语言一进入诗词,就成了其他民族语系不可比拟的艺术,她另所有的翻译家束手叹服。试问有哪一种语言能把“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翻译得通透而不失其原色呢?

怎样引领孩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所产生的心灵感召和精神创生呢?语言文字是有血肉、有灵魂的,因为它是表情达意的。反过来说,情意的传递又无法离开语言文字,没有对课文语言的感知、感受和感悟,情意就会因贫血失钙而失去生命。现在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每个人必须经过自己的创造、理解、构建、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

雪化了以后是什么?这是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位学生站起来富有诗意地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没想到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错了。正确的答案是,雪化了以后是水。”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位老师竟用了物理学的答案来解释文学上问题,张冠非要李戴,自然要出现令人遗憾的结局。

雪化了以后是什么?答案应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体验,学生的理解。对乡村孩子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是松软的土地、泥泞的道路,可能是绿油油的麦田,忙碌的春播;对城市孩子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是油亮的柏油马路、穿梭的车辆,可能是公园里青翠的草坪、彩色的碰碰车;对北方的孩子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是欢乐的笑声;对南方的学生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是伤心的眼泪……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挥洒出富有灵性的语言,富有个性的想象,才能拓展与丰富自己的见识,才能避免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一位一年级的老师教学的 《归类识字》,这一课主要对一些特殊的合体字——“会意字”的学习,其中在学习“岩”字时引起我的思索。

片断:“谁知道什么是‘岩’?”老师微笑着注视着大家,也许这个问题难,小朋友们都在思考。几秒钟后才有一只小手犹豫地举起来:“我们家炒菜的时候往锅里放岩(盐)。 ”“你说错了,不是这个盐。还有谁知道?” 又一只小手举起来:“岩石是圆形的。”“哦,他是从形状上来说的。谁还知道什么呢? 一个瘦瘦的小男孩站起来,声音很响亮:“我知道,岩石没有嘴巴。 ”“哦,没有嘴巴?”老师显然吃了一惊,“什么意思呢?我听不懂,下课后你给我说说。”

“雪化了以后是春天。”“我知道,岩石没有嘴巴。”这两句话说得多精彩啊!这里面包含着孩子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只有孩子才能产生的感受,这里面有拟人,有想象,有童心童趣。然而这两位老师对此无动于衷,他们的心中只有“岩”“水”这两个字,而没有对诗意的敏感,对童心的响应。

如果第一位老师能这样指导:“‘雪化了以后是春天’是啊,说得太美了,你真是个想象力独特的孩子,你能用去体会春天的美,”第二位老师能这样赞扬:“噢,好孩子,‘岩石没有嘴巴’,你的观察真独特,你说得真有趣!你是把岩石当作人来说的啊,你的语言真丰富!”

这诗一样的灵动、优美的语言,这闪烁着智慧火花的赞美,从老师的口中走到孩子的心里,那春天那岩石,就会由模糊的形象变成可看见可触摸的具体可感的事物,想对应的生字也就在孩子的心里生动起来,鲜活起来。于是,真正的“语文味”也就充溢着课堂,充溢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还有一次,我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落花生》一课时,文章所体现的宗旨就是父亲借花生来比喻让我们做象花生一样不求外表而对别人有用的人,而个别学生却大胆指出了现在的社会更需要那些既讲究体面又对别人有用的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外表美和内在美兼而有之岂不更全面?学生的话是有道理的,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感受。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为学生生活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一,知识多少有别,个性也有差异,所以课堂上往往会有着不同的见解。这种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课堂,是真实的、多维的、开放的、互动的,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不必刻意地追求语文课堂的宽度和深度、高度和亮度,其实可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心心相爱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