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从能说会道到妙笔生花,孩子提升语文素
山西临汾市第一小学语文教师郝亦宁指出,汉字认知不仅是字形的记忆,还包括对间架结构、抽象思维、文化符号等的深度认知,这种思维过程是通过手写的笔顺、笔画来实现的。建立书面视觉符号与意义的手写联系也应是中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基本要求。
如今,数字化课堂、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常态。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互联网接入率已经从2012年的25%提升至2021年的近100%。《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82.9%的中小学生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其中,拥有手机的超六成(65.0%),其次为平板电脑(26.0%)。
此外,对于仍处在需要掌握并巩固写字基本功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看”“点”“划”的屏读习惯,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书写的重视程度和练习时间。语文教育专家们一致强调,高质量的书写不能仅靠“看字”,更不能靠“打字”,必须经过经年累月的“写字”实践才能获得。
不同教师对语文素养的理解及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差别较大。湖北宜昌的一位初三语文教研组组长李老师分享了她身边的例子:一边是学校新来的刚毕业教师将所有知识分成小点,形成进度表,有针对性地教学和巩固,学生的考试效果很好。而另一边是有几十年教龄的资深老教师带着同学们广泛阅读、开阔眼界,激发了学生们对语文的兴趣,考试效果也不差。在教育理念上,新教师认为老教师的考试排位不够高,老教师认为新教师的培养效果不够扎实。实际上,良好的语文素养需要长久的积累和沉淀,其效果很难完全用现有的考试和考查方式来衡量。
在教育政策、研究、实践深度融合中推进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今年刚刚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2019年启动编研,历经3年开展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课程内容结构化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学理性、现实性。接下来,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并指导课堂实践尤为重要。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在进行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与培训,但效果不一。由于各地中小学生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面对的生源也千差万别,因此,各地的教师培训应当结合当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地方文化特色展开,突出针对性、地区性、特色性。新理念只有与具体的教学实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文以载道,言以足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根基。语文素养不仅关乎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品性修养、思维方式,更关乎民族、国家的精神风貌。近些年,从全民聚焦高考作文到《中国诗词大会》等语言类电视节目的热播可以看出,社会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断攀升。鉴此,《光明调查》推出针对不同群体的语文素养系列调研,本期聚焦中小学生的语言使用状况。在今年秋季即将实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背景下,光明日报记者会同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对全国七大区域的13个城市展开调查,通过对中小学生及家长、语文教师、语言学者等的多方访谈,梳理出中小学生语言使用的现状、特点及问题,并提出了提升语文素养的对策建议。
家庭、学校、社会、技术多重因素交织影响
在筑牢基础、积累沉淀、家校共育中厚植人文素养
“孩子只要想看的书,我们都尽量满足,或买或借。现在条件好,学校、社区、市里有图书馆,还有电子读物,书的资源不是问题。但是,有些书到底什么时候看,我觉得还是得把握一下标准。”家住福建漳州的小英妈妈希望老师能给孩子的课外阅读多些引导。广东深圳南山区南片小学语文老师彭怡玲指出,阅读是潜移默化进行文化、审美教育的最好方式。阅读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环境、老师引领、个人喜好都有关系。这种习惯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给予孩子充分的阅读体验是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
总体来看,社区语言环境、学校教学条件、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小学生说话更果敢,“敢说、愿意说”,还能围绕有些问题进一步阐发自己的观点;上述条件略有差距的中小学生也表现出“能说、努力说”,每个问题都能认真考虑回答,虽然简短但基本能给出一个完整的回答。
分数压力催生应试教学对素养培育的“挤压”。调研中,当被问到“应试与素养是否为竞争关系”时,几乎所有家长和语文老师都反馈,不是竞争关系,是可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但也有语文老师很无奈地表达:“想让孩子们课下多看书、多阅读、多认识世界,然而孩子们的时间是有限的,脱开考试自由翱翔似乎有些奢侈。”家住广东深圳的郑先生也表示,“我们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通过升学在一线城市扎了根,我们的孩子还是要走这条路。只要考试还在,应试也好素养也好,成绩才是最要紧的。”